宜家水杯又爆炸女子当场被炸晕!用这种水杯一定要小心
2024-02-11 产品资讯
俗话说人“点儿背”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但真实的生活告诉我们,当人背到了极点,不只是塞牙,甚至有可能“断牙”
5月20日凌晨,北京市民王女士使用宜家水杯喝水时,水杯突然爆裂,致其当场昏迷,送医后发现下唇部需要缝针,一颗门牙断裂。
据当事人王女士介绍,5月20日凌晨4点,她起床后到厨房喝水,在玻璃水杯中倒入常温水后准备饮用,杯子刚举到嘴边时,突然爆裂,将她当场炸晕。
凌晨5点左右,王女士感觉疼痛加剧,摸到嘴角流血,照镜子后发现唇下出现外伤,一颗门牙断了。
北京口腔医院诊断记录显示,王女士就医时意识清晰,但右下唇肿大,唇内可见2.0×1.5厘米的创伤面,一颗门牙的牙冠折断露髓。
由于唇内伤口较深,医生做缝合4针处理,受损门牙有待后续治疗。王女士称,此事件所幸未伤及眼睛,希望宜家方面介入调查。
2017年5月20日,顾客王女士致电宜家客服中心反映,其使用宜家斯黛纳(STELNA)玻璃杯时,因产品自爆而致伤。公司对此很看重,对顾客在使用产品时受伤表示抱歉,对因产品质量上的问题而造成的消费者伤害或权益损失,宜家将承担对应的赔偿相应的责任,最大限度保证消费者利益和安全。
宜家称,该公司出售的产品均通过各种质量测验,符合适用的标准和法律和法规。产品进入流通渠道后,宜家会不定时进行测验。但在产品抽检、销售及顾客使用的过程中,一经发现问题及潜在隐患,第一个任务是避免消费者和员工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受伤,并立即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展开调查。根据详细情况,宜家总部会采取下架停售、召回修复及产品召回等措施。
这并不是北京发生宜家水杯爆炸的第一例了,2016年4月,北京市民吴先生倒了凉白开放在床头,半夜玻璃杯却突然爆裂,玻璃碴子飞出两米多。他使用的玻璃杯正是当年2月份在宜家西红门店花4.9元购买的博克尔杯。
对于这款钢化玻璃杯产生自爆的根本原因,宜家市场部负责人解释称,大多数来源于产品运输,使用和保养过程中的外力冲击。钢化玻璃在收到外部作用力冲击时可能在数小时或数天后才发生破裂。
这款4.9元的博克尔玻璃杯早在2014年就出现过爆炸现象,2014年8月29日,北京一家餐厅在宜家四元桥店采购了50个博克尔玻璃杯,该餐厅市场总监耿先生介绍:
“杯子买回来后就一直放在餐厅一进门的桌子上待用。谁想到,当天晚上8点多,其中一个杯子竟在未使用、无高温等没有一点特殊条件环境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了爆炸,瞬间被炸碎了!当时杯口朝上放置,杯底仍飞起一米多高,炸碎的杯子玻璃碴子满天飞,将站在旁边的一名餐厅合伙人手指刺伤了一小口子。”
而在2013年,宜家就曾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召回一款LYDA利达大杯,因为在全世界内收到20起该款杯子使用时破裂的报告,其中10起导致使用者受伤。
在2011年,宜家也曾召回过三款“问题”玻璃杯,其原因正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破裂而伤及使用者。
据中国玻璃网介绍,钢化玻璃自爆可以表述为钢化玻璃在无外部直接作用的情况下而自动发生破碎的现象。在钢化加工、贮存、运输、安装、使用等过程中均可发生钢化玻璃自爆。自爆按起因不同可分为两种:
一是由玻璃中可见缺陷引起的自爆,例如结石、砂粒、气泡、夹杂物、缺口、划伤、爆边等;
这是两种不一样的自爆,前者一般目视可见,检测相对容易,故生产中可控。后者则主要由玻璃中微小的硫化镍颗粒体积膨胀引发,无法目测检验,故不可控。
钢化玻璃原因不清自爆的问题,责任难明。自爆时间没有确定性,可能是刚出炉,也可能是出厂后1~2月,也有出厂1~2年才自爆的,引起钢化玻璃较多自爆的时间可能是产品生产完成后的4~5年。
据不完全了解,大部份厂家产品的概率是3左右的自爆率;个别厂家产品的概率可能还要高。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市政协委员顾兴树:快速推进天府机场二期建设,助力成都打造“中国航空第三极”
成都市政协委员君:警惕绿地树种“重洋轻土”,成都要加强乡土树种应用
今日除夕,让我们准备和兔年说再见!为啥大年三十会“消失”,大年初一从不“缺席”?
财经早参丨事关货币政策,央行释放重要信号;华为辟谣“任正非最新讲话”;转融券交易基本已经暂停;国际油价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