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学校律动 学校歌曲怀旧仍然炽热
2023-12-08 新闻中心
20世纪80年代,台湾学校歌曲开端在内地盛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本乡制造的学校歌谣又构成另一波音乐风潮;进入新世纪,各种自产的与外来的音乐风格不断交融交汇,反倒是方式单纯的学校音乐风景不再。
北京大学图书馆东边有一块草坪,有一天,有个名叫朴勋的男生,抱着一把吉他,坐在这儿歌唱。他是朝鲜族学生,唱的都是朝鲜族和日本歌曲。这其时在北大从没有过,很多人围过来听他歌唱。
被人们称作“大池”的东北人池永强便是其时在草坪上歌唱的其间一人,他其时在学校音乐中是骨干人物。
1987年左右,中国电影出书社的负责人找到池永强等北大学校歌曲创造者,跟了他们两年时刻,出书了一盘在其时比较有必定的影响力的专辑《陕北1988》。
其时正是西北风盛行,这批歌曲大都是由其时比较走红的歌星演唱,并且在磁带的封套里也没有注明歌曲作者。
所以,直到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陕北1988》、《梦乡》、《摇摇滚滚的路途》都出自北大的学生之手。
另一个学校歌曲的活泼据点是与北大相邻的清华大学,太合麦田音乐的老总宋柯是清华大学前期学校歌曲的创造者之一。
1987年,清华大学的校刊贴得处处都是,宋柯有一天在楼道弹琴,看到墙上校刊上有一首讴歌清华学校的诗,宋柯看着歌词边弹边哼哼,很快就把旋律写出来了。
在宋柯的带动下,另一位名叫胡杨的学生(也是清华前期的学校歌曲创造者)写了一首《我把心儿融进琴声里》,是一首比较直白的爱情宣言歌曲,很受欢迎。
同年,其时在中录音像出书社任修改的吴海岗找到宋柯,用了宋柯写的一首《一走了之》。这首歌也是清华的结业歌,在火车站送人时唱这首歌我们都哭得乌烟瘴气。
后来,宋柯的《风雨止境》收录到张楚的专辑《将将将》中。这是其时清华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
1992年,从清华退学的高晓松创造《同桌的你》,标志着第一代学校歌谣的老练与高峰。1994年春天,由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揭露发行,红遍大江南北。
尤其是同年6月央视举行的1994年大学生结业晚会上,老狼散着长发、怀有吉他、坐在观众席中演唱了这首后来广为流传的《同桌的你》。一番轻吟浅唱之后,全场欢腾。
同年《学校歌谣Ⅰ》盒带发行后,开端在大学生中心流行起来,这张专辑悉数由北京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创造,这中心还包含《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芳华》、《漂泊歌手的情人》等经典之作。
歌曲旋律优美,靠近大学学校生活,在大学生中心引起了激烈的共识。高晓松、老狼、沈庆、郁冬这些学校歌谣创造者的姓名也被人们所记住。
当年学校歌谣的中坚力量里,只要老狼、叶蓓还能连续歌手身份,高晓松很早就投身电影界,宋柯成为唱片公司的经营者。
而当年致力于学校歌谣的许秋汉、沈庆、金立、郁冬、胡杨、邱柯、赵节、傅志煜等人,不是不知所终,便是另谋他业,这也直接造成了内地学校音乐后继乏力,呈现断层与线年,跟着水木年华专辑《终身有你》发行,使久别了的学校歌谣又从头在学校表里的空间充满开来。其间,《终身有你》、《在异乡》、《蝴蝶花》成为新世纪学校歌曲代表作。
其实早在学校歌谣当道的时分,在一张跟风专辑《生长·八九》中已收录了卢庚戌的著作。
2000年,卢庚戌创造了歌曲《蝴蝶花》,敏捷在北京各大高校传唱开来,一度成为清华的“校歌”。
2001年,卢庚戌和另一位队员李健组建了声称“内地乐坛最高学历”的组合水木年华。
15首歌集成了专辑两年前,曹卉娟的《玻璃杯》在学校中火起来,引起了广州俏佳人音像的重视。他们当即着手,将包含《玻璃杯》在内的15首歌曲集成了《玻璃杯——新学校歌曲1》,并获得发行权,专辑于2005年6月16日上市。
专辑的传奇之处在于,是在其投资人及制造人李楷与其间绝大部分学生歌手、词曲作者没有谋面的情况下制造完结的。
这些学生歌手、词曲作者分布在北京、天津、南京、武汉、长春,而李楷在武汉,是IBM公司的一个职工,他凭着不算多的一点资金和一腔热心,与各地学生经过Email、电话、传真交流,完结了这个合辑。
操作形式基本是:一旦选定对方,他会把钱寄过去。歌曲制造完结后,对方再把母带寄给他。
《玻璃杯——新学校歌曲1》中所有15首歌曲都来自8所内地高校,包含北大、清华、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沈阳音乐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
别的,合辑中所有歌曲的词曲作者、歌手、前期制造人都是在校大学生,是真实朴实的学校歌曲。
本年,不同主办方举行的大学生音乐节比较密布。而线年两岸学校歌曲经典演唱会。
整场表演高潮迭起,齐豫、潘越云、叶佳修、王梦麟、老狼、小柯、叶蓓等久别的演员,都纷繁献上了经典的歌谣歌曲,台下气氛火爆,沉浸在浓浓的学校及民歌年代的回忆中。原本预订22时完毕的表演一向继续到近24时才完毕。
演唱会不只别离回忆了台湾及内地学校音乐各自开展的进程,更规划有两岸音乐人联袂演唱同台飙艺的环节,《龙的传人》、《同桌的你》等曲目更是得到了台下观众火热的回应。
这场会聚海峡两岸学校歌谣里程碑式人物和30年高校经典曲目的音乐会表演,是台湾歌谣音乐人与内地歌谣音乐人的一次直接对话,也是一次对经典旋律的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