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贵,重量轻,质量好,配色多,logo上档次有信仰,杯形好看,模具多年未变有啃老本嫌疑。(该回答发布以来出了不少好看的新模具)
虎牌:价格较贵,重量轻,质量好,配色多,据说品控有下降。弹盖杯银色杯扣有掉漆现象。虎头logo。
乐扣乐扣:价格合理,重量轻,质量不错,配色多,珠光表面的质感一般,logo自己觉得有点土,推荐纯白,质感最佳。
akaw:价格合理,重量较轻,质量不错,膳魔师一样的脖子,纯黑磨砂的质感好。
swell:网红杯,街拍杯,外形经典而且比较耐看,我对于网红一向不是很有好感,而且这个杯子的重量相对太重,对工艺技术要求低,表面有大理石纹,木纹之类的选择,纹理都有一条接缝,我觉得这么贵的杯子不立体喷涂实在不应该。做工上面没什么短板。
mosh!:小众的日本杯子,杯形类似牛奶瓶,很少女。重量比大牌的超轻略重,自己觉得马卡龙色系的漆面更加饱满,而且比较符合定位。从设计语言上看这个杯子无疑是女孩子用的,男孩子用起来总是觉得有点奇怪。
Kinto travel保温杯:小众杯子,有网红潜质的保温杯,高级的北欧低纯度色系,有特点的瓶形,重量比大牌的超轻明显重,容量略小。外观挺惊艳。除了不锈钢本色以外的颜色都比较高级,钢本色比较违和。塑料件接缝略明显完美主义者慎重(这一些产品我都摸过我实话实说都不行?)
钛杯:指所有使用纯钛材质制作的保温杯,目前可优先考虑富光,两三百块钱,虽然外形单调但大品牌应该靠谱好用。如果你的预算超过300,可以认真考虑一下大品牌的钛杯。雪峰的保温杯上千元,随着钛价大幅下探,能预见将面临国产品牌的激烈竞争。
钛杯越来越成为国内一个重要选项,但切忌不要被营销带歪。钛杯的价格连年走低,300元预算情况下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实际的选择,也存在不少问题。
纯钛的颜色是中性灰,要实现好看的外观需要喷砂处理,富光的这种涂漆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案。
目前钛杯基本只有直身杯选择,而购买钛杯的基本就是“买个材料”,只想要内外纯钛没有一点塑料件,其实以两三年的时限来看,不含任何重金属元素的优质塑料,生物安全性反而是最好的。
(40~50块钱已能买到国内产质量靠谱的不锈钢保温杯,一百多已能买到国际上很多设计优秀的轻量化大牌保温杯,还是需要仔细考虑使用钛而获得的化学惰性和多材质耐候性是否值得)
非常适合女生的保温杯,拍照好看。容量普遍很小,若需要500ml以上,这个杯型就不那么好看了。
kinto保温杯,掂量过重量比膳魔师虎牌稍微重一点,质感很棒,强烈的北欧风,表面的磨砂颗粒感很强,像白色罗技鼠标侧面那种磨砂塑料的感觉(不锈钢的除外)。但是杯盖脱模处理有点问题,有一道明显的凹口(通病),相比之下膳魔师虎牌做工更好。非强迫症能买,推荐卡其绿、银杏白和棕红色
乐扣乐扣的超轻款,重量约200g,价格促销的时候基本是80,做工比膳魔师差一点,比一般的几十块的保温杯好很多,我买的有左右缝隙不对称的现象,但是这个现象膳魔师的也有,只是概率更低。
我买过乐扣乐扣的磨砂黑,质感不如膳魔师的膳魔师的磨砂黑,膳魔师的磨砂黑亚光有颗粒感,金属质感更强,乐扣乐扣的涂装相对更有喷漆感。
日本品牌,性价比同样较高,多见于卖场。弹盖杯比较标志性的设计元素是底部扩大一圈,立在桌上更稳定不易倾倒。名为“孔雀”,用色并不过分艳丽,相对克制而成熟。
这个红色接近今年iPhone 12的低饱和红色,200ml的迷你款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很不实用的,是孔雀高端差异化的一次尝试,必须得说这种大小的保温杯确实很小巧优雅。还能够轻易放进大部分完全没有办法放进常规保温杯的贴身小包里,对于希望轻装上阵的女生和一些极致极简主义者无疑很有吸引力。
另外孔雀的直身杯性价比十分好,颜色选择较少,但每种颜色都挺耐看。品牌打折频繁,品牌力较弱。
膳魔师单个品牌型号都足够开出一长篇,系列庞杂,不乏奇形怪状的产品。品质不错,但是产品线和颜色稍显繁冗导致选择困难。
膳魔师标志性收窄的一圈脖子过渡自然,而且把整个杯形都勾勒出层次感。比起相对浮夸的外形,我更喜欢这些优秀的细节。
任何生产实体产品的企业一旦缺乏自制,都会在经历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后变得大而无当——试图用慢慢的变多的品类满足多样化的客户的真实需求,应对变化的市场,却反而轻易造成用户疲于选择。膳魔师也不例外。
不得不说,虽然有一些失败的尝试,膳魔师也确实给出了一些不错的新设计,下面这款我尤其喜欢,颈部的收窄流线感更强,配色数量进行了限制,相比之前也有明显改进。
轻量化超小水杯利润无疑很高,就看谁能抓住精致女性的内心。孔雀的mini杯造型更可爱,膳魔师口红杯质感更高级,哪一方能主导这一市场目前还不好说。(一共5款颜色也算相对克制,个人偏好干玫瑰色)200ml容量确实不适用,架不住好看。
(2019.11.7更新)许久不逛京东,今天一逛膳魔师发现多了不少配色,当真是换壳为本,其中不乏好看的,放几个我最看好的。
虎牌的弹盖保温杯和乐扣乐扣一样用了银色喷漆的塑料扣具,一样有掉漆的现象,应该是这种塑料喷漆工艺的通病,使用时注意一些可以有效缓解此现状。象印的杯扣虽然也是喷漆,但是因为表面比较平不容易磨蹭到,所以基本上没有掉漆的情况。膳魔师的扣具就是塑料本身的颜色,没这个问题。
象印的外形设计基因适用于更加男性化的杯子,为女性设计的杯子总觉得过于敦实平淡,另外泥金色的普遍使用总感觉有些“很看重质量但没什么审美品位的日本老一代企业家敲定了设计图”的感觉。
象印有纯黑款,这在其他大牌很少见。暗色按键外观冷峻高级感强,售价也很高。
不同于一般的直身杯,在三分之二高度位置有内收,在金属表面营造了流动感,不像传统的直身杯那么呆板,相当的好的一个细节,价格较高。已下架
swell重量偏重,收口小,很容易做出比较好的保温效果,工艺要求不高,售价却高达三百多,国内假货很多,印上去的图片质量虽然高但是有接缝,个人不建议购买。
不买没有密封功能的咖啡杯,买了一个膳魔师的杯子然而漏了我一背包,我一开始的时候看到这一个杯子有盖子以为是不会漏的,后来才知道这种滑盖的杯子都是不密封的,这个盖子的作用仅仅是防泼洒。
保温杯的材料自然是不锈钢(也有纯钛的日本雪峰,我倒觉得更像是高级玩具,对大部分人而言并不实用,不做讨论,国内的纯钛保温杯远不如买个国外大牌),食用的一般用的都是304和316,因为普遍来看,316钢材的价格更贵,所以会有误解觉得316的钢材就是更好。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时间里316钢材的保温杯其实都是作为一种噱头存在的,无论是虎牌,膳魔师还是象印这些牌子用的无一例外都是304钢材,因为无论是什么钢材都是不适合用来盛放碳酸饮料的,而对于放茶之类的东西,304就已经足够。而且钢材相比使用304还是316,更重要的是它的制造规范和食品安全性,这些并不是由304还是316决定的。基本上,在淘宝上看到什么“316钢材的优质保温杯”都是国产。
自带盖子的保温杯,膳魔师的子弹头保温杯,比象印的好看,银色不锈钢拉丝上面正中有膳魔师的黑红标,京东上还没找到图片,可以了解一下淘宝代购。找到图我会补上。
(2019.12.30更新)找到一款挺好看的带盛水杯盖的保温杯,cupMystery,220g重,容量350ml,瓶身多重图案,偏英伦风。
这个牌子保温杯设计出乎意料的可爱,价格也同样是出乎意料的便宜。没试过我也不知道好不好,我认为这个价格国内贴牌生产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020.1.13更新)知友评论中反馈cupMystery质量不行保温时间短只有四五个小时,特此指出。再次强调建议优先选取国外大牌。(删大量图文会被怀疑降低内容质量,请自行略过这款)
雪峰主要优势还是外观设计,档次看起来和国产不是一个水平线上,这是设计品味的差距,国产依然将着眼点放在“硬质包装盒”“高档大气”“航空材料”这种话术上,总体上还是在用实体经济夸大其辞的思路进行产品营销,但凡国内出现一个有设计品味的户外品牌加入保温杯产品线,都会凭借极地的制造成本对国外的钛制品产生非常明显冲击。
(2020.7.25更新)昨天去了上海的百货展会,国内国外品牌的保温杯不少都摸到了,其中最让我惊喜的就是face和tidebear。模具精细水口细腻,做工质感至少不低于我现在用的膳魔师。有一个问题是底部接触面积收窄(和孔雀正好相反),导致相对更容易倾倒。
永康的保温杯不少做工也还行,就是设计品味不怎么的,都是略改公模改颜色。做得好看的国内保温杯大部分设计上都有问题。
if设计大奖,包豪斯风格,分量较沉(500g)。双层不锈钢的磁吸盖子是亮点。
国内生产。(绝大部分的外国保温杯都在中国生产,膳魔师,象印和虎牌在国内都有工厂,美国卖场的所有膳魔师都是中国制造,不到20块钱的出厂价,到美国卖场20~25美元。
当人和其物品能以优雅的方式交互,他/她无疑也会更喜欢自己。一个好看又轻便的保温杯可以让人从此爱上喝水,也从此脱离了每天背着沉甸甸的水杯的痛苦,为此多花点钱还是值得的。而且一个贵一点的保温杯作为一个每天都要使用的东西,或许会开始让人开始摆脱粗糙,学会善待,从而推及生活里的其他物品。如果之前你的保温杯绝大多数都是维持一年一换以内的频率,而且每次买的时候会买一个再稍微贵一点的,那么下一个杯子,一个大牌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我不会删除任何好看的保温杯图片,即使该款已经停产,尽管没人应该因任何理由花更多钱买一款停产的保温杯,未来的保温杯只会越来越好看)
2020.11.29重编排优化文章结构,新增一款孔雀迷你杯,新增几款膳魔师保温杯(口红杯、磨砂绿),删除两个无效链接。